理论阵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阵地 >> 正文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解析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日期:2014-02-12  来源:   点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最新表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时代体现。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去理解总目标,我们才能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才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立场,坚定走全面深化改革之路

人类实践方式改变促进了哲学认识论思维模式的改革,形成了实践主题、方法、视野和目的上的新路向,加快了实践标准的自我丰富与发展的步伐。深刻理解实践的时代标准、把握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规律,是理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因为,与时俱进的实践方式与方法,既能够解释与解决时代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基本动力。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35年间,改革开放,制度创新,打破桎梏,整合利益,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是实践的逻辑主线。从思想路线调整到制度变革,从生活习惯改变到生产方式革新,从科学发展到五位一体,从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无不是立足中国的社会发展实际,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30多年实践的主线,是立足于人民、立足于实际,主观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探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铺垫和准备,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实践是认识的阶梯,科学沿着实践前进。”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立场,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实事求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观点,在实践中加快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革,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当前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我们依然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样的社会存在要求我们要坚定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从而决定社会意识也要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和主线;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较快,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尚未建立和完善,这样的社会存在仍需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够完善自己,进而决定社会意识的境界和水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时代要求,并从时代的本质要求出发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要适应时代要求,就必须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并解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原则性与方向性的、创新的且具体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社会意识)指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社会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和谐幸福之路。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变化的形势不断调整我们的策略,另一方面我们要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相结合的境界,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一定要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实质上来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上层建筑的深层变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

马克思指出:“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就是建立新的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系,建立公平与正义的治理秩序,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中国35年来的改革开放,领域不断拓展,程度不断加深,层次不断提升,统筹社会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中国改革包含新的目标、进入新的阶段、达到新的高度的根本标志。正如颜晓峰教授所指出的:“国家治理体系是由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治理方略构成的,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统筹各个领域的治理,使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社会的、历史的,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着时代的内涵和要求。”当代中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真正保证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陶蕾韬